过了青桐涧,走在傲龙山梁,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,四周群山环绕,北面的龙角峰遥遥在望。
途经松棚,碰到泰安的一队驴友,听说我们要跨龙角峰、过帽檐山,说我们到天黑也走不完。很明显对我们这对夫妻搭档没有信心。但我觉得爬山不只靠年轻和体力,更重要的是毅力和品质!
休息的时候,济南11人的驴友队伍,走过身边,也是跨越龙角峰的。我邀请他们吃我的淹苦菜根,几个人吃过小人参般大小的苦菜根连夸好吃,并说要买我们的。这玩笑开大了,我们上山能带多少苦菜根。不过能吃出苦菜根香,看来是一路人。
有了伴,翻越龙角峰胆子就更壮了。大家相互帮助,前后呼应,在山石和荆棘中,有惊无险地完成了龙角穿越,顺利到达龙角口。
济南的驴友要从大虎峪返回,我们感觉体力尚可,立即攀登更高的帽檐山。这时,远处山上出现了5个中老年驴友,拄着登山仗,面色红润,谈笑风声一路走来。近前,闻到有酒气,看来是在山上用了点。见我们只有两个人,且装备简陋,不象是强驴,极力劝我们回去。说:前面还要翻4座山峰才能到达帽檐山,而且全是走山脊,攀趴艰难,风大危险。我们面面相觑,前进还是后退?老婆还煞有介事地讲起小学教材里学过的《小马过河的故事》,以阐明“只有亲身体验才知水之深浅”的道理。
扪心自问:山有多高,比玉皇顶如何?
走!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丈量。
评论